纪录片《中华2·刻骨铭心》解说词文字丨第1集:天启
本文字实录基于纪录片《中华2·刻骨铭心》的硬字幕,通过以下技术流程生成:
1. 字幕提取:使用「幕析图像」OCR工具进行初步提取;
2. 智能校对:借助 DeepSeek 大语言模型进行校对与优化。
幕析图像OCR工具下载:幕析图像 www.mxiimg.com

注意事项
• 本文仅演示字幕提取与优化的技术方法
• 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节目内容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优化后经人工校对的效果展示:
《中华2·刻骨铭心》
第1集:天启
它会不会死?在他生活的商朝,这是一种向祖先,亦或是神灵提问的方式。细小的气流是为了保持荆条最高燃点,直到甲骨上出现裂痕,裂痕即是征兆。而这一道横划和一道竖划组成的图案,就是最早的"卜"字。而据此作出预言的人,被称为贞人。
他是贞人,子,生活在商王武丁时期的一位贵族。子爱马,他留下的卜辞至少有46条与马有关。出行、狩猎、征战、经商,马在商朝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这天,子的马生病了,它会死吗?每次面对死亡,终究意难平,纵然他看似拥有洞察未来的魔力。
"三日不死,不其死。"只要三天不死,就不会死去。子望着甲骨上的裂痕,凝神片刻,刻下这样的预言。这个刻在龟甲上的图案,左边部分是一具尸骨的残骸,右边部分是一个面对尸骨跪坐的人,这就是距今3000年的商人写下的"死"字。子不愿轻易刻下死字,可是类似的变故,总是不期而至。他的马,经常死去。
商人信奉自然崇拜,相信他们是玄鸟的后裔。"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从以玄鸟为图腾的部落崛起成为天下共主,商王朝的创世往事,子自幼就听过无数遍。500年来,那些耳熟能详的古老名字激励着他。在武丁时期,子、㱿、宾、争等贞人们会在祭祀时,将祖先频频唤醒,再刻进甲骨卜辞中。每一刀,每一划,似乎都将先人的路重新走了一遍。当朱砂覆盖其上,便如鲜血冲决远途,旧日足迹终成为天谶与神启。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30多处大型夯土宫殿基址,缄默着旧日的辉煌与隐秘。这里很可能是夏王朝最后的都城——斟鄩。经线与纬线,纤妙精微,交织出王朝富庶的底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丝织的国家,延宕数千年,抵达夏桀的时代,纺织技术愈加精湛。每一片丝绸都来自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劳作,而毁掉它却只在举手之间。
相传末嬉是夏朝末世君王夏桀的宠妃,她有一个癖好,喜欢听丝绸被撕裂的声音。生民辛劳,不抵美人一笑。误国者绝非红颜,而是不受节制的权力。经纬线断裂处,乱世显露狰狞。
鸣条岗东南,东下冯遗址,相传这里是夏商交替之际鸣条之战的发生地。在这里的三期和四期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骨镞和石镞,鸣条之战的惨烈可见一斑。夏桀至死都未反省过自己的过失,仿佛浑然不知为何丢了天下。
从前的天下之主"夏",蜕变成甲骨上的"西邑"。商王成为世间主宰。干旱、洪涝、天象异变,自然界的每次风吹草动都让人惶恐不安,商人只能更频繁地卜问吉凶,面对彩虹也不例外。这块甲骨卜辞记录了3000年前的一天,商王通过贞人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八天后,黑云从东方而来,太阳尚未偏西,北方出现彩虹,开始吞饮黄河水。"
这是甲骨文彩虹的"虹"字。在商人眼中,彩虹是一种躬身双头的怪物,每每在雨后现身,继续贪婪啜饮河水。彩虹虽美,却被视作祸患,会影响农业收成。这是一种名为"象形"的造字方式。甲骨底部业已龟裂的"河"字,运用的则是另一种造字规则。"河"字从水,而以"可"为声符,不是象形字,而是形声字。以象形和会意为基础,附之以形声和假借,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汉字造字系统在商代晚期已日臻成熟。
在更古远的时代,先民有时会在陶器上留下刻符,这源于他们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依靠形象思维催生的符号逐渐演变成约定俗成的书契。等到更丰富的词汇被创造出来,刻进甲骨之中,文字终于挣脱图画的母体,发出文明的第一声啼哭,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让文化历经千年薪火相传。
这行卜辞记录商人祭祀黄河的行为。"河"在商人心中有两重含义,既指河神,也专指黄河。一次又一次,商人“尞于河”,祭祀河神。在漫长的岁月里,黄河边上的祭祀活动演化成了后世傩舞的原型。在河北武安,至今仍流传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傩戏——"捉黄鬼"。那狰狞的黄鬼,就是洪涝、瘟疫等天灾的化身。当鼓点响起,傩者舞动,仿佛能看见我们的祖先正以最原始的方式,向无常的自然发起悲壮的宣战。
三千年前的祖先就是这样面朝黄河,背靠故乡,在苍茫天地间不断迁徙,寻求一条生路。公元前1300年,他们又一次收拾行囊,扶老携幼,跟随第20任商王盘庚长途跋涉,渡过黄河,迁徙到黄河的北岸。故土已是永远无法重返的远方。
这里是位于安阳航空运动学校边上的一处考古发掘现场,在这里已探明了一座高等级的宫殿建筑。这里揭幕的可能是盘庚迁都之后最早建立的都城遗址,因位于洹河以北,又称"洹北商城"。
公元前14世纪,商朝新都便建在洹河中游的盆地上,这里距离黄河有40余公里,远离了黄河的水患。
这座早于殷墟的都邑面积约4.7平方公里,相当于6.5个北京故宫。从早商时期两平方公里的偃师商城,到30平方公里的郑州商城,从4.7平方公里的洹北商城,到36平方公里的"大邑商",商人在这里孕育出了灿烂的商文明。"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这是几个世纪后《诗经》对殷地大邑商的称颂。盘庚的子孙们在这里定居了270多年,王朝也将在未来被称为"殷商"。
第22位商王武丁继位后,大邑商人口达到二三十万,崛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既有文献记载,又经考古发掘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今日的殷墟,面对宫殿的基址,人们仍可遥想逝去的典雅恢弘。
公元前15世纪到14世纪间,商朝与北方游牧民族频繁接触,马车从欧亚草原传入中原。一衡、一辕、一舆、一轴、两轮,拼装出战车的骨骼。一车、两马、一名驭手,一人或两人配合。车轮滚滚,气势如虹,即将改变战场的格局,战争进入加速度的时代。
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战神,商王武丁的王后。与旧日夏桀的宠妃末嬉不同,妇好虽为女子,却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甚至王国的前途。在甲骨卜辞中,她的名字时常与"伐"连在一起。"辛巳这天,大王征兵,命令妇好讨伐土方。"这一次,妇好的对手是盘踞西北的劲敌土方。
战争在武丁时代愈发频繁。周边方国部落纷纷崛起,虽以商王为尊,却时而臣服,时而反叛。于是武丁有时需主动出击,有时则要被迫应战。武丁的一生征讨了80多个方国,而妇好出征的就有20多个,有时独自领兵,有时与武丁配合。她统率的军队一度高达13000人。这场战争不仅巩固了商王朝的西北边疆,也展现了妇好杰出的军事才能。
雷声轰鸣,仿佛妇好战车碾过敌阵时战旗撕裂的声响。此时,武丁只想第一时间迎接妇好凯旋。其实武丁的手下人才济济,倚重的将领何止妇好一人。只不过,纵然坐拥千军,妇好终究不同。她是商朝全盛时代的共同开创者,爱欲与武力为她双重加持。
寒来暑往,在商都城外留下了武丁妇好驰骋的身影。武丁在位59年,以猎手般的冷静执掌着商王朝的权柄。他缔造的"武丁中兴"如烈日灼灼。不过面对爱妻妇好,他却可以卸下心防,托付兵权。
在武丁漫长的一生中,他还有过两位王后,不过妣辛也就是妇好最早受祭。她是武丁的嫡妻,她也是商王武丁最钟爱的女子。
回到宫殿,将军妇好就成了武丁的王后。武丁存世的甲骨卜辞中,有250多条与妇好有关。在她生前,武丁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她牙疼、腹痛、打喷嚏、做噩梦,武丁都会不厌其烦询问原因,祈愿她早日痊愈。
然而,常年的征伐也较早地消耗了妇好的精力。这些卜辞记录的是武丁一生中最难熬的日子。"壬寅这一天,武丁想知道:妇好分娩不顺利吗?她会死吗?"武丁一遍遍询问,始终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最后,贞人㱿给武丁带来了不祥的消息。号称能与天神沟通、洞察未来的武丁,对于生死终究无能为力。据卜辞记载,妇好死于难产。
这枚玉韘正是她的心爱之物,它并非寻常首饰,射箭时戴在拇指上用来钩弦,保护手指。究竟要多少次弯弓搭箭,才会在玉扳指上勒出如此清晰的印痕?武丁与妇好何其传奇的一生,如此漫长的思念,在历史之中却也只是瞬息而已。
多年后的一夜,武丁梦见妇好,醒来慌忙占卜,他想知道妇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不好。武丁爱做梦,就像他热衷开疆拓土一样。存世甲骨中与梦有关的卜辞有170多条,绝大多数都在武丁时期,"王梦"更出现了70余次。故人入梦,可惜渺若山河。
武丁没让妇好葬入王陵,而是安葬在宫殿旁,日夜陪伴。这个出人意料的举措也让妇好墓在此后三千多年里侥幸躲过盗墓者的觊觎,为后世留下了一场完整的家国深情。而在这些青铜器物上也频繁出现了妇好的名字,每一道铭文都是武丁跨越三千年的深情告白。
商代青铜制造技艺在武丁与妇好统治时期达到了巅峰水平。这件刻写"后母戊"铭文的青铜鼎就是大名鼎鼎的"青铜之王"后母戊大方鼎。它重832.84公斤,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重的单件青铜礼器。它是武丁的儿子在继承王位后为祭祀母亲妣戊而造。
铸造这尊鼎需要金属原料超过1000公斤,必须配备大型熔炉,先分别铸出部件,再合铸成为整体。从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到合范灌注都面临复杂的技术挑战,需要二三百名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陶在民间生活中广泛使用,青铜则跃居庙堂之上。
商代青铜器的铜料主要来自山西中条山和长江中游的铜绿山、铜岭两处矿区。从矿石开采、纯铜冶炼到运输至都城进行铸造,整个生产过程需要精密的统筹规划和广泛的社会协作。这一系列复杂工序的顺利开展体现了当时社会高度发达的组织能力和集体智慧,青铜器也因此成为权力的象征。
而在同一时期西南方向的巴蜀之地,还有另一个权力中心。他很可能是古蜀国最高等级的祭司,他的衣饰上出现了龙,而他所统治的是一个同样繁盛的国度。本地的青铜器看似诡异,纹饰却也熟悉:夔龙纹、兽面纹、云雷纹、蝉纹、回纹、连珠纹都在中原很常见。这个隐藏在西南边陲深山莽林中的神秘国度显然与夏商文明有着密切关联,而黄金面具则彰显着另一种威严。
这棵3.96米高的青铜神树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文物。它的底座、树干和龙身是分段铸造而成,树枝上栖息的金鸟生动体现了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显然,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古蜀国却绝非闭塞之地,反而身处文明交融的前沿。
沿着长江上溯,安徽台家寺、江西吴城、新干大洋洲、湖南宁乡,及至四川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一批精妙绝伦的青铜器在各地诞生。商朝青铜器早已脱离夏朝简约古朴的风格,形制愈发凝重。饕餮纹中总有一双圆睁的怒目,夔纹刚猛巨口长身,云雷纹庄严诡谲,与商人越来越残酷的人祭人殉相辅相成。即便离开祭祀场域,狞厉之美依然不显自彰。
几百年间,商王朝东抵泰沂山脉,西至陕甘,北到燕山,南过长江,版图时而扩张时而收缩。但其技术、文化与制度却伴随战火与商贸往来持续远播。物理意义上的国界版图终究有限,而文明的版图无远弗届。
能与商王做对手的人世所罕见,敢和天神作对的人,即便历代商王也只有武乙一人。商朝尊崇鬼神,而第27位商王武乙却离经叛道。这个装满鲜血的皮囊就是武乙眼中的天,这是他想象中的壮举——"射天"。他不再仰望苍天或敬畏神灵,最终却遭雷击而死。
这一时期,甲骨上贞人的名字正迅速消失,王权对神权的忌惮终于变成公开的秘密。天神落下神坛,但占卜从未停止。周边方国仍在源源不断进贡龟甲,小的是本地所产,大的甚至来自遥远的马来半岛。在甲骨上被迫失去名字的贞人们或许只是在沉默隐忍,等候时机。
根据甲骨文的卜辞推测,生活在殷墟的贞人大约有120余人。他们用占卜的方式记录商王的活动,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史官。商王朝的历史浓缩在这三片甲骨残片中,它们缀合出商王世袭谱系。六百年间,商王朝起伏跌宕:有与民休戚的君王,有热衷于开疆拓土的霸主,有守成之君,也有衅起萧墙的时刻。漫长的征战让王国坠入低谷。
武乙遭雷击30多年后,商王之位传到他的曾孙帝辛手上,帝辛并不知道自己将是这块甲骨上最后一个名字。他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人们所熟悉——商纣王。这个相信龟甲裂纹能预知吉凶的王朝,最终却没能占卜出自己的结局。
三千年前,贞人们在大邑商用青铜刀在16万片的卜骨上刻下了超过4500个单字。每一笔每一划都镌刻着先民对天地的敬畏。这些文字奇迹般地穿越时空长河,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文字体系。
今天,这些古老的方块字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样。它们不仅成功适应了电脑时代的输入法变革,在AI时代来临之际还体现出超越字母文字的多种优势。
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汉字和日月星辰、山川湖海一样,依旧年轻。好像我们初识世界时的好奇眼光,好像盘古开天地时的新鲜模样。
——完——
更多文稿见公众号【小小台词君】
1. 字幕提取:使用「幕析图像」OCR工具进行初步提取;
2. 智能校对:借助 DeepSeek 大语言模型进行校对与优化。
幕析图像OCR工具下载:幕析图像 www.mxiimg.com

注意事项
• 本文仅演示字幕提取与优化的技术方法
• 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节目内容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优化后经人工校对的效果展示:
《中华2·刻骨铭心》
第1集:天启
它会不会死?在他生活的商朝,这是一种向祖先,亦或是神灵提问的方式。细小的气流是为了保持荆条最高燃点,直到甲骨上出现裂痕,裂痕即是征兆。而这一道横划和一道竖划组成的图案,就是最早的"卜"字。而据此作出预言的人,被称为贞人。
他是贞人,子,生活在商王武丁时期的一位贵族。子爱马,他留下的卜辞至少有46条与马有关。出行、狩猎、征战、经商,马在商朝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这天,子的马生病了,它会死吗?每次面对死亡,终究意难平,纵然他看似拥有洞察未来的魔力。
"三日不死,不其死。"只要三天不死,就不会死去。子望着甲骨上的裂痕,凝神片刻,刻下这样的预言。这个刻在龟甲上的图案,左边部分是一具尸骨的残骸,右边部分是一个面对尸骨跪坐的人,这就是距今3000年的商人写下的"死"字。子不愿轻易刻下死字,可是类似的变故,总是不期而至。他的马,经常死去。
商人信奉自然崇拜,相信他们是玄鸟的后裔。"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从以玄鸟为图腾的部落崛起成为天下共主,商王朝的创世往事,子自幼就听过无数遍。500年来,那些耳熟能详的古老名字激励着他。在武丁时期,子、㱿、宾、争等贞人们会在祭祀时,将祖先频频唤醒,再刻进甲骨卜辞中。每一刀,每一划,似乎都将先人的路重新走了一遍。当朱砂覆盖其上,便如鲜血冲决远途,旧日足迹终成为天谶与神启。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30多处大型夯土宫殿基址,缄默着旧日的辉煌与隐秘。这里很可能是夏王朝最后的都城——斟鄩。经线与纬线,纤妙精微,交织出王朝富庶的底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丝织的国家,延宕数千年,抵达夏桀的时代,纺织技术愈加精湛。每一片丝绸都来自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劳作,而毁掉它却只在举手之间。
相传末嬉是夏朝末世君王夏桀的宠妃,她有一个癖好,喜欢听丝绸被撕裂的声音。生民辛劳,不抵美人一笑。误国者绝非红颜,而是不受节制的权力。经纬线断裂处,乱世显露狰狞。
鸣条岗东南,东下冯遗址,相传这里是夏商交替之际鸣条之战的发生地。在这里的三期和四期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骨镞和石镞,鸣条之战的惨烈可见一斑。夏桀至死都未反省过自己的过失,仿佛浑然不知为何丢了天下。
从前的天下之主"夏",蜕变成甲骨上的"西邑"。商王成为世间主宰。干旱、洪涝、天象异变,自然界的每次风吹草动都让人惶恐不安,商人只能更频繁地卜问吉凶,面对彩虹也不例外。这块甲骨卜辞记录了3000年前的一天,商王通过贞人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八天后,黑云从东方而来,太阳尚未偏西,北方出现彩虹,开始吞饮黄河水。"
这是甲骨文彩虹的"虹"字。在商人眼中,彩虹是一种躬身双头的怪物,每每在雨后现身,继续贪婪啜饮河水。彩虹虽美,却被视作祸患,会影响农业收成。这是一种名为"象形"的造字方式。甲骨底部业已龟裂的"河"字,运用的则是另一种造字规则。"河"字从水,而以"可"为声符,不是象形字,而是形声字。以象形和会意为基础,附之以形声和假借,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汉字造字系统在商代晚期已日臻成熟。
在更古远的时代,先民有时会在陶器上留下刻符,这源于他们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依靠形象思维催生的符号逐渐演变成约定俗成的书契。等到更丰富的词汇被创造出来,刻进甲骨之中,文字终于挣脱图画的母体,发出文明的第一声啼哭,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让文化历经千年薪火相传。
这行卜辞记录商人祭祀黄河的行为。"河"在商人心中有两重含义,既指河神,也专指黄河。一次又一次,商人“尞于河”,祭祀河神。在漫长的岁月里,黄河边上的祭祀活动演化成了后世傩舞的原型。在河北武安,至今仍流传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傩戏——"捉黄鬼"。那狰狞的黄鬼,就是洪涝、瘟疫等天灾的化身。当鼓点响起,傩者舞动,仿佛能看见我们的祖先正以最原始的方式,向无常的自然发起悲壮的宣战。
三千年前的祖先就是这样面朝黄河,背靠故乡,在苍茫天地间不断迁徙,寻求一条生路。公元前1300年,他们又一次收拾行囊,扶老携幼,跟随第20任商王盘庚长途跋涉,渡过黄河,迁徙到黄河的北岸。故土已是永远无法重返的远方。
这里是位于安阳航空运动学校边上的一处考古发掘现场,在这里已探明了一座高等级的宫殿建筑。这里揭幕的可能是盘庚迁都之后最早建立的都城遗址,因位于洹河以北,又称"洹北商城"。
公元前14世纪,商朝新都便建在洹河中游的盆地上,这里距离黄河有40余公里,远离了黄河的水患。
这座早于殷墟的都邑面积约4.7平方公里,相当于6.5个北京故宫。从早商时期两平方公里的偃师商城,到30平方公里的郑州商城,从4.7平方公里的洹北商城,到36平方公里的"大邑商",商人在这里孕育出了灿烂的商文明。"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这是几个世纪后《诗经》对殷地大邑商的称颂。盘庚的子孙们在这里定居了270多年,王朝也将在未来被称为"殷商"。
第22位商王武丁继位后,大邑商人口达到二三十万,崛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既有文献记载,又经考古发掘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今日的殷墟,面对宫殿的基址,人们仍可遥想逝去的典雅恢弘。
公元前15世纪到14世纪间,商朝与北方游牧民族频繁接触,马车从欧亚草原传入中原。一衡、一辕、一舆、一轴、两轮,拼装出战车的骨骼。一车、两马、一名驭手,一人或两人配合。车轮滚滚,气势如虹,即将改变战场的格局,战争进入加速度的时代。
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战神,商王武丁的王后。与旧日夏桀的宠妃末嬉不同,妇好虽为女子,却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甚至王国的前途。在甲骨卜辞中,她的名字时常与"伐"连在一起。"辛巳这天,大王征兵,命令妇好讨伐土方。"这一次,妇好的对手是盘踞西北的劲敌土方。
战争在武丁时代愈发频繁。周边方国部落纷纷崛起,虽以商王为尊,却时而臣服,时而反叛。于是武丁有时需主动出击,有时则要被迫应战。武丁的一生征讨了80多个方国,而妇好出征的就有20多个,有时独自领兵,有时与武丁配合。她统率的军队一度高达13000人。这场战争不仅巩固了商王朝的西北边疆,也展现了妇好杰出的军事才能。
雷声轰鸣,仿佛妇好战车碾过敌阵时战旗撕裂的声响。此时,武丁只想第一时间迎接妇好凯旋。其实武丁的手下人才济济,倚重的将领何止妇好一人。只不过,纵然坐拥千军,妇好终究不同。她是商朝全盛时代的共同开创者,爱欲与武力为她双重加持。
寒来暑往,在商都城外留下了武丁妇好驰骋的身影。武丁在位59年,以猎手般的冷静执掌着商王朝的权柄。他缔造的"武丁中兴"如烈日灼灼。不过面对爱妻妇好,他却可以卸下心防,托付兵权。
在武丁漫长的一生中,他还有过两位王后,不过妣辛也就是妇好最早受祭。她是武丁的嫡妻,她也是商王武丁最钟爱的女子。
回到宫殿,将军妇好就成了武丁的王后。武丁存世的甲骨卜辞中,有250多条与妇好有关。在她生前,武丁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她牙疼、腹痛、打喷嚏、做噩梦,武丁都会不厌其烦询问原因,祈愿她早日痊愈。
然而,常年的征伐也较早地消耗了妇好的精力。这些卜辞记录的是武丁一生中最难熬的日子。"壬寅这一天,武丁想知道:妇好分娩不顺利吗?她会死吗?"武丁一遍遍询问,始终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最后,贞人㱿给武丁带来了不祥的消息。号称能与天神沟通、洞察未来的武丁,对于生死终究无能为力。据卜辞记载,妇好死于难产。
这枚玉韘正是她的心爱之物,它并非寻常首饰,射箭时戴在拇指上用来钩弦,保护手指。究竟要多少次弯弓搭箭,才会在玉扳指上勒出如此清晰的印痕?武丁与妇好何其传奇的一生,如此漫长的思念,在历史之中却也只是瞬息而已。
多年后的一夜,武丁梦见妇好,醒来慌忙占卜,他想知道妇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不好。武丁爱做梦,就像他热衷开疆拓土一样。存世甲骨中与梦有关的卜辞有170多条,绝大多数都在武丁时期,"王梦"更出现了70余次。故人入梦,可惜渺若山河。
武丁没让妇好葬入王陵,而是安葬在宫殿旁,日夜陪伴。这个出人意料的举措也让妇好墓在此后三千多年里侥幸躲过盗墓者的觊觎,为后世留下了一场完整的家国深情。而在这些青铜器物上也频繁出现了妇好的名字,每一道铭文都是武丁跨越三千年的深情告白。
商代青铜制造技艺在武丁与妇好统治时期达到了巅峰水平。这件刻写"后母戊"铭文的青铜鼎就是大名鼎鼎的"青铜之王"后母戊大方鼎。它重832.84公斤,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重的单件青铜礼器。它是武丁的儿子在继承王位后为祭祀母亲妣戊而造。
铸造这尊鼎需要金属原料超过1000公斤,必须配备大型熔炉,先分别铸出部件,再合铸成为整体。从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到合范灌注都面临复杂的技术挑战,需要二三百名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陶在民间生活中广泛使用,青铜则跃居庙堂之上。
商代青铜器的铜料主要来自山西中条山和长江中游的铜绿山、铜岭两处矿区。从矿石开采、纯铜冶炼到运输至都城进行铸造,整个生产过程需要精密的统筹规划和广泛的社会协作。这一系列复杂工序的顺利开展体现了当时社会高度发达的组织能力和集体智慧,青铜器也因此成为权力的象征。
而在同一时期西南方向的巴蜀之地,还有另一个权力中心。他很可能是古蜀国最高等级的祭司,他的衣饰上出现了龙,而他所统治的是一个同样繁盛的国度。本地的青铜器看似诡异,纹饰却也熟悉:夔龙纹、兽面纹、云雷纹、蝉纹、回纹、连珠纹都在中原很常见。这个隐藏在西南边陲深山莽林中的神秘国度显然与夏商文明有着密切关联,而黄金面具则彰显着另一种威严。
这棵3.96米高的青铜神树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文物。它的底座、树干和龙身是分段铸造而成,树枝上栖息的金鸟生动体现了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显然,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古蜀国却绝非闭塞之地,反而身处文明交融的前沿。
沿着长江上溯,安徽台家寺、江西吴城、新干大洋洲、湖南宁乡,及至四川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一批精妙绝伦的青铜器在各地诞生。商朝青铜器早已脱离夏朝简约古朴的风格,形制愈发凝重。饕餮纹中总有一双圆睁的怒目,夔纹刚猛巨口长身,云雷纹庄严诡谲,与商人越来越残酷的人祭人殉相辅相成。即便离开祭祀场域,狞厉之美依然不显自彰。
几百年间,商王朝东抵泰沂山脉,西至陕甘,北到燕山,南过长江,版图时而扩张时而收缩。但其技术、文化与制度却伴随战火与商贸往来持续远播。物理意义上的国界版图终究有限,而文明的版图无远弗届。
能与商王做对手的人世所罕见,敢和天神作对的人,即便历代商王也只有武乙一人。商朝尊崇鬼神,而第27位商王武乙却离经叛道。这个装满鲜血的皮囊就是武乙眼中的天,这是他想象中的壮举——"射天"。他不再仰望苍天或敬畏神灵,最终却遭雷击而死。
这一时期,甲骨上贞人的名字正迅速消失,王权对神权的忌惮终于变成公开的秘密。天神落下神坛,但占卜从未停止。周边方国仍在源源不断进贡龟甲,小的是本地所产,大的甚至来自遥远的马来半岛。在甲骨上被迫失去名字的贞人们或许只是在沉默隐忍,等候时机。
根据甲骨文的卜辞推测,生活在殷墟的贞人大约有120余人。他们用占卜的方式记录商王的活动,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史官。商王朝的历史浓缩在这三片甲骨残片中,它们缀合出商王世袭谱系。六百年间,商王朝起伏跌宕:有与民休戚的君王,有热衷于开疆拓土的霸主,有守成之君,也有衅起萧墙的时刻。漫长的征战让王国坠入低谷。
武乙遭雷击30多年后,商王之位传到他的曾孙帝辛手上,帝辛并不知道自己将是这块甲骨上最后一个名字。他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人们所熟悉——商纣王。这个相信龟甲裂纹能预知吉凶的王朝,最终却没能占卜出自己的结局。
三千年前,贞人们在大邑商用青铜刀在16万片的卜骨上刻下了超过4500个单字。每一笔每一划都镌刻着先民对天地的敬畏。这些文字奇迹般地穿越时空长河,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文字体系。
今天,这些古老的方块字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样。它们不仅成功适应了电脑时代的输入法变革,在AI时代来临之际还体现出超越字母文字的多种优势。
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汉字和日月星辰、山川湖海一样,依旧年轻。好像我们初识世界时的好奇眼光,好像盘古开天地时的新鲜模样。
——完——
更多文稿见公众号【小小台词君】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