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国土重光》解说词文字稿丨第3集:不屈抗争
1. 字幕提取:使用「幕析图像」OCR工具进行初步提取;
2. 智能校对:借助 DeepSeek 大语言模型进行校对与优化。
字幕提取工具:幕析图像https://www.mxiimg.com/

注意事项
• 本文仅演示字幕提取与优化的技术方法
• 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节目内容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以下是经过整理和修正的解说词:
《国土重光》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第3集:不屈抗争
2025年4月22日,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带着弟弟妹妹,来到台湾新北扫墓拜谒先祖。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成。
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带着我们兄弟姐妹来这边,祭拜我的曾祖父,已经几十年了。
他们的曾祖父,就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史学家连横。1895年,还是17岁少年的连横,亲眼目睹了日军铁蹄践踏可爱的家乡台湾。
日本强占台湾后,日本殖民当局不仅在政治上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经济上采取压榨掠夺的政策,还妄图将台湾人“同化”。
日本人在台湾它实行的叫“日本化”,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去中国化”,那么就要从语言开始,姓名、风俗习惯都要完全一样,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皇道精神”。
目睹这一切,连横的内心仿佛被烈火焚烧,充满了无比的愤慨与极度的不甘。铭刻在台湾人血脉深处的中华文化印记,岂能就此抹去?为了打破日本殖民者篡改台湾历史、甚至改造台胞灵魂的阴谋,连横下定决心,撰写一部详述台湾历史的著作——《台湾通史》。他要用铁一般的历史事实,告诉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你们从哪里来,你们的根在何方。他要让台湾民众始终铭记,自己永远是中国人。
他写《台湾通史》,其实是要通过《台湾通史》,通过他文化的努力,去保留传统的中华文化,用这样的中华文化去跟日本对抗。
就在连横撰写《台湾通史》的第4年,也就是1911年,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爆发,割让台湾的清王朝轰然倒塌。消息传到台湾后,33岁的热血青年连横心情为之一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他愤然剪去蓄留了30多年的长发,并以西装革履的形象,宣告与旧时代的决裂。这不仅是连横个人的深切渴望,也是无数台湾爱国志士的共同期盼。
100多年前的1910年,为镇压抗日活动,日本殖民当局在台北修建了这座监狱。岁月可以风化石墙和石门,却永远无法磨灭台湾抗日志士罗福星在这里留下不屈抗争的精神印记。
罗福星,客家人,祖籍广东蕉岭,他曾在台湾生活8年,目睹同胞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苦难,革命报国的信念愈发坚定。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1911年春,罗福星奔赴广州参与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祖辈居住的广东蕉岭,担任中学校长兼体育老师。1912年8月,暑气蒸腾的午后,一封密信悄然送至罗福星手中。信中,同盟会福州的负责人请他即刻启程,秘密回台湾筹备武装起义。
回到台湾后,罗福星秘密成立同盟会台湾支部,并在客家人聚集的苗栗各地到处奔走,暗中发展抗日力量。1913年8月4日,孙中山从福建马尾秘密乘船赴台湾,下榻台北御成町梅屋敷,其间设法接见了罗福星等在台老兴中会和同盟会会员,指示他们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2025年6月29日,一场“寻找两岸共同抗战记忆”的主题交流活动正在上海进行。罗福星的孙女罗秋昭专程从台湾赶来。
日本殖民的时候,对台湾同胞的那种暴政,真的是罄竹难书。
谈及祖父投身抗日的初衷,她语气坚定:“台湾人绝不能让日本人统治”。
他常常跟他的同志说,你看孙中山一介平民,他都可以推翻清朝政府,我们台湾这么小,日本来的人这么少,还怕什么呢?他依凭的就是,台湾不是日本的,不可以让日本来统治。
不到一年时间,罗福星就在台湾发展同盟会会员数百人,计划待力量成熟后,再由大陆支援武器,共同发起苗栗起义。由于局势动荡,大陆方面的支援未能持续,但罗福星抗日救亡的决心从未动摇。在罗福星的影响和组织下,台湾中南部相继爆发4起抗日事件。
回到台湾一年多以后,罗福星在淡水被捕,不久罗福星慷慨就义,年仅28岁。筹划中的苗栗起义因计划提前暴露而失败,包括同盟会成员在内的1200名志士惨遭屠杀。但此次起义以武力抗争的方式与无畏的气势,展现了台湾民众誓死抵御外侮、绝不屈服的民族气节。
当众多台湾志士前仆后继进行武装斗争之时,连横内心同样热血沸腾。除了继续撰写《台湾通史》外,他也在思考着如何堂堂正正做个中国人。
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以后,台湾人民就被动地丧失了国籍。但是由于闽台的血脉相连,还有就是日本割据台湾以后对台湾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台胞的反抗,促使他们要申请恢复国籍。
为了重新做回中国人,1914年1月,连横辗转来到北京,郑重请求恢复他的中国国籍。像连横一样,请求恢复中国国籍的人还有很多。雾峰林家的林祖密,就是台湾日据时期恢复中国国籍的第一人。林祖密字季商,所以这份《复籍执照》上的名字是林季商。随即,谢文达等一批在台湾有影响力的人士也相继恢复中国国籍。
从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战爆发,到1938年5月,许多台胞递交复籍申请,掀起了台湾同胞恢复中国国籍的热潮。仅在福建省申请恢复中国国籍的台胞就多达1900人。
这批人一方面就是体现了坚决不屈服日本人的殖民统治,同时体现了我们台胞其实更多是心向祖国、认同祖国,只要有机会、只要有条件,那么都愿意回到祖国大陆,恢复我们中国的国籍,恢复我们中国人的这样一个身份。
就在一批台湾人郑重申请恢复中国国籍,以彰显他们不屈之志的时候,更多的台湾人还在继续武力抗争。
1915年3月的一天,台南玉井区西来庵,一场秘密集会正在举行,核心议题是迅速组建台湾抗日革命军。会上一名36岁的中年男子被推举为大元帅,他就是生于台南的余清芳。由于武器短缺,他在现场号召全体台胞以西来庵为据点收集武器,誓死反抗日本殖民当局。
当时有许多台湾的商人去大陆,那如果在大陆过世,要运尸体回来台湾安葬,他就在里面藏了很多武器,把武器藏在庙的后方,越藏越多。
1915年7月9日,余清芳见时机成熟,吹响起义的号角,带领数千人直扑西来庵噍吧哖一带的日本官署,首战告捷,士气大振,打死打伤数十名日本军警。随后起义军乘胜占领噍吧哖东北的虎尾山,据险设防,与日本警备队对峙。日本台湾总督府闻讯后,派兵围攻噍吧哖,余清芳被捕,受牵连遭逮捕的还有近2000人。
1915年9月,受尽折磨的余清芳被日本殖民当局残忍杀害。西来庵事件共导致30000名抗日民众惨遭屠杀。
1895年至1915年,台湾民众的武装反抗此起彼伏,从未间断。台湾民众不但展开了武装反抗,以林献堂、蒋渭水为首的知识分子发起“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并成立台湾文化协会,批判日本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为鼓舞台湾民众的抗日热情做出了重要贡献。
1911年3月,林献堂邀请梁启超赴台商讨台湾的出路。在梁启超参访台湾的15天时间里,梁启超建议,在国力衰弱无法支援台湾时,台湾民众应和平斗争。此后林献堂又多次请教梁启超。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两年后,受梁启超思想与五四运动浪潮的双重影响,林献堂发起“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将178位台湾同胞联名签署的请愿书正式提交日本议会,要求设立台湾议会。请愿虽未成功,但林献堂并未就此放弃。如何才能联合更多台湾同胞加入请愿运动,以谋求台湾自治呢?林献堂在痛苦中思索,寻找着前进的方向。
此时,连横历经十年呕心沥血写就的《台湾通史》相继出版,用无可辩驳的历史史实,还原台湾作为中华国土的血脉之身。这位胸怀家国的历史学家,从1908年开始,用了10年的时间,埋首书斋、考据钩沉,终成这部著作。
1921年,林献堂、蒋渭水、蔡惠如、蔡培火等台湾知识分子创立抗日爱国团体台湾文化协会。《台湾通史》中炽热的民族情怀如同火种,瞬间点燃了林献堂、蒋渭水等人胸中的热血。他们成批购得此书,郑重赠予众多同胞,以此凝聚力量共同投身民族解放运动。
台湾文化协会通过办报、设立读报社、举办研习会、组织巡回演讲等宣传抗日运动思想,激发民众抗日斗志。同时,台湾文化协会还将“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推至全台湾岛,带领台湾民众又先后发起14次“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历时14年,有12818人次参与联署,且有不少公职人员参与,被视为台湾抗日运动的先声。后来蒋渭水、谢南光等人又成立台湾民众党,开展以“农工阶级为基础的民族运动”,领导劳工团体展开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抗争运动。虽都屡遭挫败,但进一步唤醒了岛内的民族意识。
台湾青年翁泽生便是觉醒者之一。翁泽生1903年出生于台北,林献堂发起的请愿运动激发了他投身抗日运动的热忱。1921年台湾文化协会创立之初,18岁的翁泽生便毅然加入其中。
后来翁泽生到上海大学学习,1925年经瞿秋白介绍,翁泽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五卅惨案”在上海发生,翁泽生积极投身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并主动请缨返台。他联系台湾文化协会等抗日团体,在台湾各地巡回演讲,呼吁台湾同胞声援上海的反帝爱国运动,并在台湾的报纸上发表文章,激发岛内抗日的情绪,被日本殖民统治者以“宣传共产主义”的罪名通缉。
1926年秋,翁泽生以中共党员身份参与推动台湾文化协会改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指导台湾人民革命运动的一次积极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帮助下,1928年4月15日,台湾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翁泽生是创建者之一。作为台共领导人,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干部,翁泽生团结带领在祖国大陆的台胞开展反日斗争。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对台湾各种社会运动具有推动作用,也对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造成了一定的震撼。日本殖民统治者对这些社会运动就非常忌惮,千方百计地打压,包括对台湾共产党的打压。
中国共产党从台湾地区实际出发,提出反日民族解放运动方针,开展工人运动,为台湾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1933年3月4日,由于叛徒出卖,翁泽生在上海被捕,后被押至台北监狱受尽折磨,1939年翁泽生不幸病逝。
这首动听的歌曲,就是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人最具代表性的歌曲。雾社起义的头领莫那·鲁道曾孙女玛姮·巴丸也经常唱起,她还经常给她的后辈讲起先辈们用生命写下的悲壮历史。
雾社位于台湾中部,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居住着台湾11个少数民族部落。日本侵占台湾后,肆意掠夺包括雾社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森林和矿产资源,镇压与杀戮当地民众,并侵犯当地少数民族妇女。
日本派到部落的很多警察,常常会去欺凌或者是对台湾少数民族的妇女非常地不礼貌,因此像他们这一群年轻的台湾少数民族的男性,就非常非常地愤怒。
日本殖民者的种种残暴行径,点燃了赛德克人的怒火。1930年10月27日,雾社地区的日本军警正在举办运动会及祭典时,几百名赛德克勇士在莫那·鲁道率领下突然涌入,挥刀杀死杀伤在场的155名日本军警。日本军警立即调集了周边地区的兵力,莫那·鲁道率领赛德克人依托山地地形,顽强抵抗日本军警的进攻。丧心病狂的日本军警对他们使用毒气弹,赛德克人寡不敌众,只能退到素有天险之称的马赫坡绝壁。在苦撑一个多月后,弹尽粮绝,逐渐失去战斗力。为了不拖累作战,许多起义者家属选择了极为刚烈的行动,自缢。最后莫那·鲁道也追随妻儿的脚步,进入深山自尽。
当时日本殖民政权对国际上对外都说,它已经有效地治理了台湾,“雾社事件”恰恰戳破了日本在国际上的宣扬。
台湾人民的顽强抵抗与大陆人民的浴血奋战遥相呼应、同仇敌忾,共同彰显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铮铮铁骨。他们正如莫那·鲁道所言,“可以输去身体,但是一定要赢得灵魂”,而“灵魂”就是战胜外来侵略奴役,实现民族自由和解放,重新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完——
Word版下载:公众号【小小台词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