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纪录片
纪录片
  • 纪录片《神话传说》解说词文本丨第1集:盘古神话

    传说天地出现之前,是一个宛若鸡蛋的混沌,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但其中孕育出了一个生命。因为对环境的不满,这个生命开始对混沌发起攻击。最终,混沌被打碎,天地一分为二。然而,这个生命却因此而耗尽了心血。临终前,他说:“把我的身体留给世间吧。”天地间从此有了世界。

    85纪录片2025-10-28
  • 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解说词文本丨第6集:天风海雨【下】

    当左宗棠在赴京途中获悉这一用屈辱换取和平的条约,极为震怒。他当即向总理衙门提交一份“时务说帖”,激愤地写道:“迨越为法所据,将来生聚训练,纳税征粮,吾华何能高枕而卧?若各国从而生心,如俄人垂涎朝鲜,英人凯觎西藏,日本并琉球,葡萄牙据澳门,鹰眼四集,圜向吾华,势将狧糠及米何以待之?”

    95纪录片2025-10-25
  • 纪录片《我们生活在新疆》解说词文字稿丨第1集:沃野交响

    这些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过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成功将戈壁沙漠转变为粮食生产基地。作为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区,新疆是中国最大棉花产地,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已连续多年超过九成。棉花种植、加工、棉纺等产业,是新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阿拉尔市的棉花产业发展,正是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46纪录片2025-10-20
  • 纪录片《大先生杨振宁》解说词丨第1集:不负韶华

    五年后,父亲杨武之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929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振宁便随父母北上,搬进了清华园,居住在清华园西院东北角上的一个四合院里。杨振宁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八年童年时光。

    97纪录片2025-10-20
  • 纪录片《我们的故宫》解说词文本丨第1集:走进朋友圈的故宫

    1925年10月10号,故宫博物院成立。605年的紫禁城,它实际上是承载着这五千年的文明,从一个帝王的宫殿,变成了人民的博物馆。后来变成世界文化遗产,不断地去加大它的保护力度,不断地去挖掘它的价值,跟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要结合起来。

    43纪录片2025-10-17
  • 纪录片《文脉春秋·历史文化名城篇》解说词丨第2集 四川阆中

    公元764年初春的一天,唐代诗人杜甫登上一座山峰,他将一座山水围绕的城池,尽收眼底。杜甫认为自己看到了世间罕见的美景,一首名为《阆水歌》的诗,记录着杜甫当时的心境。这并不是诗人传世的不朽名篇,但它却引发了后世中国人对一座古城的无限想象。

    64纪录片2025-10-15
  • 纪录片《文脉春秋》解说词文本丨第1集:浙江绍兴

    几乎在所有描述中国上古历史的文献典籍中,都不约而同记载了发生在四千多年前的一个故事:大禹治水。《史记》中记载,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在江南会集诸侯计功行赏,死后归葬于此,并命名为会稽。所谓“会稽”,意为会集人马,稽核考查,这也是现代汉语当中“会计”一词的来源。

    49纪录片2025-10-14
  • 纪录片《丝路新空港》解说词文稿丨第1集:蜕变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为中原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大门。2000年后的今天,一个道通天下、物畅其流的枢纽西安,正在加速崛起,为中国内陆开放战略提供重要支撑。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在此加速汇聚。广阔天空上,空中走廊日趋繁忙,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球的空中丝路网与陆地上横贯亚欧的中欧班列,构建起立体多维的交通网络。

    74纪录片2025-10-14
  • 纪录片《中华文明地标》解说词文字丨第1集:礼出红山

    考古实际上是一个可以与古人对话的过程。我们依靠一次次的考古发现,来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我们灿烂的文明。远古的智慧像一道道曙光,跃出东方地平线。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其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即天地人三才的同体共融。

    99纪录片2025-10-10
  • 纪录片《磁州窑》解说词文本丨第一集

    在河北省的最南端,磁州窑,伴随着滏阳河的潺潺流水,穿越千百年的时光,以微毫诠释盛大,流转于街坊,光彩于庙堂。在全球范围内,从中国故宫博物院到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英国大英博物馆到日本白鹤美术馆,这些被30多家世界级博物馆典藏的磁州窑珍品,仿佛历史的信使,搭建起贯穿东西方的世界瓷器之路……

    115纪录片2025-09-29
  • 央视《我的大学》解说词文字稿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电师资力量雄厚,这里大咖云集:国家级教学名师、两院院士,还有各种国家级平台。小小的我,甚至也可以和大国工程、大国重器携手同行。踏入西电这扇大门,未来在通信、网络安全、电子信息等就业领域都缺不了你的身影。

    84纪录片2025-09-29
  • 纪录片《王阳明》解说词文本丨第二集:困

    隔着时间的迷雾,阅读王阳明的文字,是我接近他的必由之路。那首据说留在武夷山寺院墙壁上的《泛海》诗,在后世传播很广。穿过看似豪放不羁的诗行,我似乎窥探到青年王阳明身上的某种复杂性。他内心充满困惑,但始终不肯放弃探索。那些视荣辱为浮云的年少轻狂的言语和行为,似乎是王阳明向这个世界发出的追问和质询。而"夜静海涛三万里"的夸张词句,却留下了谜题,让人去猜测一场或许是虚构的生死迷途。

    59纪录片2025-09-24
 63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