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你好,广西
乙:呦,还唱山歌?
甲: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
乙:嗯。
甲:山歌好比春江水来~
乙:嘿。
甲: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
乙:唱的还真不错。
甲:好!(大声地)
乙:你踩地雷上了你?干嘛一惊一乍的?
甲:我觉得自己唱的挺好听的。
乙:好听也得是观众说呀。
甲:我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乙:行了行了,那也没有自己叫好的。
甲:知道我刚刚唱的是什么吗?
乙:太知道了,这是广西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甲:行啊,有两下子。
乙:两下子啊,我还有好几下子呢。
甲:这么说,你对广西还比较了解啊?
乙:也分跟谁比,跟诸位现场的观众比我是有不如的地方,要是跟某人比起来……
甲:你等等,这某人说谁呢?
乙:说谁谁心里清楚啊。
甲:这是说我呢?
乙:张某,你好!
甲:行行行,还张某!我进去了是吗?
乙:反正是比你强啊。
甲:光叫板没有意义。我问问你,广西为什么叫广西?
乙:嗯?这是问题吗?
甲:这不是问题这是什么啊?
乙:这是废话。那本来就是一个名字,那怎么还会有原因呢?
甲:那为什么不叫广东呢?
乙:广东有人叫了。
甲:那怎么不叫广南广北呢?
乙:那……它不好听啊。
甲:你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别说没用的。
乙:我不知道,你说说。
甲:那好,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
乙:过去的事情了。
甲:上个礼拜二……
乙:你等会儿!上个礼拜二?那是想当初吗?
甲:上礼拜二,Last Tuesday!是不是过去时?
乙:嚯,您还说了一句英语是吗!?
甲:是不是过去啊?
乙:是是是。
甲:那不完了嘛。
乙:我不是问您这广西的来历嘛。
甲:是,你听着啊。上礼拜二我去图书馆,看到了《中国国家地理》,里边就有广西的介绍,广西自古属于汉地十八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唐为岭南西道,宋时改为广南西路,元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清朝时期设广西省,省会驻桂林府,也就是今天的桂林市。广西在民国新桂系统治时期是全国模范省,1958年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又在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乙:哦,广西是这么来的。那我也考考你吧。
甲:哎呀,你还考我呢?问!随便问!我是对答如流,不假思索,当时就告诉你答案。
乙:别说那大话,问问你,广西省的简称是什么?
甲:广!
乙:广?
甲:要不就是西!哎,我回答的快不快!
乙:光快有什么用啊!你知道就说,不知道别胡蒙啊。
甲:那我不知道了。
乙:告诉你,广西的简称是——桂!
甲:有多贵?
乙:什么叫有多贵啊?桂林的桂!
甲:哦哦哦,我知道!
乙:我一说他又知道了。
甲:我再问问你,知道粤语发源于哪儿吗?
乙:广东呗。
甲:错了,是源于广西的梧州。
乙:是吗?
甲: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与方言种类最多的省份是哪儿?
乙:云南!(自信的)
甲:错了,还是广西。
乙:哦?
甲:想要了解广西,山是最重要的一个地理元素,广西在古时候属于岭南地区,因为交通极为不便,广西似乎与世隔绝,因而受到大家的关注很少。广西被山脉分割,以今天的湘桂铁路为界限,把广西可以分为桂东和桂西,桂东是丘陵平原,适合农业发展,桂西是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延伸,层峦叠嶂,山高水深,在广西的众多少数民族当中,壮族人是这片土地上最早的主人百越的后裔。
乙:广西壮族自治区嘛。
甲:他们是最早种植水稻的人群,全世界近一半以大米为主食的人类都应该感念他们的贡献;广西最出名的就是溶岩地貌,也就是常说的喀斯特地貌,桂西的代表性景观是天坑、溶洞,而桂东最有代表性的景观就是桂林山水了。
乙:桂林山水甲天下嘛。
甲:你对桂林山水熟悉吗?
乙:熟悉啊。
甲:你是怎么熟悉的?
乙:我看见过20块钱的纸币!
甲:就认的钱……也许在我们这些外人的眼中啊,喀斯特地貌是美不胜收,美不可言,但是在当地生活的人民来看,这可能是一个美丽的烦恼。
乙:这话怎么说呢?
甲:最直接的,在这些山地连种粮食都不方便,经常是在石旮旯里种玉米。正因为如此,广西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1978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一度达到2100万人,全区贫困发生率高达70%。
乙:这么严重啊。
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产业就业,电商,旅游,金融,边贸扶贫等集中发力,打出政策组合拳,采取特殊的硬措施,终于在2020年11月20日,全区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
乙:大家都做过上了好日子。
甲:广西有意思的地方太多了。
乙:您再具体说说。
甲:首先,你可以去看一看涠洲岛,这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有白浪滩,白沙湾,怪石滩,红树林还有月亮湾。
乙:还有吗?
甲:还有龙胜龙脊梯田,桂林漓江风景区,宝鼎瀑布,陆川温泉,柳侯祠花山岩画,友谊关,柳州白莲洞,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百色起义纪念馆,云天宫,龙母庙,骑楼城,愚自乐园。
乙:还真不少。
甲:广西地区的文化称为桂系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语言丰富多样,有汉语、壮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和仡佬语。来到广西可以参加当地的三月三歌节,还可以欣赏到当地的地方戏曲,像什么桂剧、桂南采茶戏、壮剧、苗剧、彩调剧。这一点我搭档特熟悉。
乙:嗯?
甲:你来学唱一段。
乙:我啊?
甲:大家掌声鼓励!
乙:不是。
甲:什么?嫌声音小?(带头鼓掌)
乙:别别别,你也别煽动群众。
甲:这都是广西的朋友,没有山东的群众。
乙:谁说山东了,别煽动群众,我真不会。
甲:哦哦,那你好好学习一下,下次来再给大家演唱。
乙:我努力。
甲:一提广西有什么啊?有一个甜蜜水果带,荔枝,香蕉,龙眼,芒果……你多吃点。
乙:好。
甲:你不是有糖尿病嘛。
乙:嗐,谁呀。
甲:尝一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你说得多幸福啊。
乙:都有什么啊?
甲:清蒸银杉,红烧桫椤,垮炖擎天树……
乙:好嘛,还东北做法!您说的这都是吃的吗?
甲:对呀,特色嘛!
乙:要吃您吃吧,我不可吃不了。
甲:为什么?
乙:我没那好牙口。
甲:你的意思呢?
乙:您说点能吃的。
甲:那行,有桂林两江松花糖、梧州龟苓膏、巴马香猪、宾阳白切狗、玉林牛巴、玉林云吞、玉林酸料以及各地的米粉、切粉、滤粉。
乙:都有什么粉?
甲:有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粉、钦州猪脚粉、防城牛腩粉、宾阳酸粉,还有全国闻名,近年来爆红网络的你的最爱——柳州螺蛳粉!
乙:我倒是好这口。
甲:广西还有一个长寿村。
乙:长寿村?
甲:哎,有长寿的奥秘。
乙:是吗?我就在电视上听说过。
甲:我可是实地考察过。
乙:你还去过?
甲:啊,我到了那儿,一进村迎面就碰见一个62岁的小伙子……
乙:你先等会儿吧,62岁,叫小伙子?
甲:就说呀,他是实际年龄62岁,但是干起活来那个精神状态跟小伙子一样。
乙:那你倒说明白了呀。
甲:我一看老大爷挑着担子,我说大爷您挑担子干嘛去呀?我要上山给我妈送饭去……
乙:等会儿,您还有妈呢?
甲:废话,我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乙:是是是,那您母亲今年都高寿了?
甲:还小呢,86了。
乙:都86啦!
甲:我说能不能带我去看一看老人家呀?“那没问题,跟我走吧。”我就去了,一见老太太呀。嚯,精神百倍,我说老太太您好啊,您身体还不错?“挺好的,眼不聋耳不花,没有几根白头发,满嘴的还都是真牙”,那您平常吃的是什么啊?“我婆婆做啥我吃啥”。
乙:您还有婆婆呢?
甲:有啊。
乙:婆婆今年高寿了?
甲:比我大20。
乙:这就100多岁啦!
甲:我说老太太,那我能不能见见您婆婆呀?“哎呦,你今天来的不凑巧,你,得等到下个月再来!”
乙:干嘛下个月呀。
甲:这不前两天嘛,回娘家生了个三胎,正坐月子呢。
乙:没听说过!
——完——
注:版权所有(中文台词网),未经许可不得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