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清明上河图
第一幕(时长约6分钟)
人物:两个幼童、母亲、父亲
主要内容:两个年幼的孩童在自家的后院里玩耍,父母在屋檐下编制着准备拿到集市上去卖的草篮。孩子们追逐着早春的蝴蝶,看着父母编竹篮,闹着要父亲给自己编草蚱蜢。
第二幕:(时长约10分钟)
人物:年轻苦力、店小二、路上巡逻的捕快
主要内容:年轻的苦力在汴河边卸下沉重的货物,发现时间已经是中午,便想在街边的酒家来上二两小酒就上小菜饱餐一顿,可是谁知竟喝的酩酊大醉开始大闹酒家,店小二招架不住,不知该如何是好,幸亏碰上了在路边巡逻的捕快,才得以平息一场闹剧。
第三幕:(时长约10分钟)
人物:千金小姐、穷苦书生、算命先生、千金的父亲王大人
主要内容:王家的千金大小姐趁着百姓在清明上河举行集市的时候偷偷溜出家门与父亲门下的一位穷苦书生私会,一起沿着汴河边的街市观赏、游玩、吃着点心,走在虹桥上观赏清明风景,不料正好被下朝归家的父亲王大人撞见,王大人恼羞成怒,正气急败坏准备将女儿拉回家时,被一位算命先生拉住,向王大人说这位苦命书生面向不凡,日后定有大造化。
第四幕:(时长约10分钟)
人物:摊主、达官贵人、护卫
主要内容:一位摆小摊卖五金的摊主正在努力的吆喝着自己的生意,没想到冲撞到了一位达官贵人。这位贵公子是沿街上有名的狂妄之徒,被冲撞了之后十分恼火,扬言要摊主好看,而贵公子身边的护卫却正直善良,机智劝解贵公子,最终化解了危机。
第五幕:(时长约8分钟)
人物:妻子、孩子,丈夫、丫鬟
主要内容:一位端庄的夫人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小丫鬟站在汴河边一直张望着来往的船只与人群,神情特别的焦急与不安却又透露着许多期待。原来她是在等待她外出游学的丈夫。她与丈夫已经三年多未见,孩子也已经五岁多能够吟诗诵词了,终于在这一天等来了家人的团聚。
剧本正文:
【第一幕】
主要演员:幼童1(女孩香盈)、幼童2(男孩通君)、父亲、母亲
主要道具:点茶所需茶具、仿古茶几
(香盈与通君追赶着跑上场)
香盈:哈哈,哥哥,哥哥,来追我呀,来追我呀。
通君:别跑,看我一会抓到你,你可怎么办。
(香盈与通君在舞台上追赶)
(父亲母亲缓步上场,香盈因跑的太快,一不留神撞如父母的怀中)
香盈:哎呀!
父亲:成日里与你哥哥嬉笑打闹,一点也没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子!
母亲:香盈,你得有个做小姐的样子,这岂不是让下人们看笑话。
通君:哈哈,被骂了吧。
父亲:你别顾着笑话妹妹,叫你背的诗,你背熟了吗。
通君:背熟了,背熟了,早就背熟了。
父亲:那你背一首给为父听听。
通君:恩……黄河院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父亲:好,背得好,那这叫何诗?是何朝何代人所写?
通君:这……(一直犹豫思考)
香盈:我知道!是唐代的大诗人王之涣!
父亲(宠溺的):咱们香盈也读了好多书,你也背一首词给为父听听。
(香盈看向母亲)
香盈:母亲
母亲:就背母亲昨日才教你的那首。
香盈:好!《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父亲:好啊,好啊。不愧是我的女儿,有才气!
香盈:那我可以和哥哥去玩儿了嘛
母亲:香盈昨天跟母亲说好要跟母亲一起学点茶的呀。
香盈(有些不情愿):唔,可是我想和哥哥玩儿。
父亲:不行,看来平时还是太宠着你们了,愈发没规矩了,少爷没个少爷样,小姐也没个小姐样子。通君去书房背书,香盈跟着母亲去学点茶。
通君:什么点茶,我也要学!我也要学!
母亲(看向父亲):哎,这……
香盈(拽着母亲的衣角):母亲,母亲,让哥哥陪我一起学嘛。
父亲(气恼中带着点宠溺):哎!顽劣!顽劣!
通君、香盈:母亲,母亲!
母亲(对着父亲):你就饶着这两个孩子这一回吧。
父亲:好吧,就是因为你老惯着他们!
通君、香盈:太好了,太好了!
(父亲下场)
母亲:走,跟母亲回房间,母亲教你们点茶。
(三人坐到茶几前)
母亲:点茶,是我朝传统的沏茶法。是百姓们平常的饮茶方式,也是文人雅客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君:母亲,母亲,你快说说,到底怎么才能点茶吧!
母亲(在说话时加上点茶步骤):这步骤可谓是环环相扣,错了一步都不成。分别有:备水、碾茶、点茶、分茶。其中这点茶,最为重要,一共有七汤,一汤一步骤。一汤可用汤匙先将茶末调成膏状,二汤注水要求来回成一条直线,快注快停……
(两个孩子体现出觉得枯燥乏味打瞌睡的感觉。)
母亲:这点茶啊,才算最后完成……香盈,通君?
通君:哎呀,好无聊啊,母亲。
香盈:就是就是母亲,一点儿也不好玩儿。
母亲:这可都是文人雅士的大雅之事,你们连这点茶都学不会,以后长大如何和朋友们共论“四般雅事”
香盈:母亲,“四般雅事”又是什么?
母亲:这“四般雅事”就是点茶、焚香、插花、挂画。点茶是其中之一,俗话说“君子不可一日无茶”……
通君:妹妹,咱们还是去玩儿老鹰捉小鸡!
香盈:好!
(俩人拔腿就跑下台)
母亲:这孩子,香盈!通君!
(母亲快走追下台)
【第二幕】
主要演员:年轻苦力、店小二、路上巡逻的捕快
主要道具:桌子、椅子、碗筷
(店小二在舞台前忙活,擦桌子)(年轻苦力上场)
年轻苦力:小二!来壶酒!
店小二:好嘞!您请坐!
(年轻苦力找位置坐下,店小二上了壶酒,倒了杯就给年轻苦力)
店小二:客官,您喝好。
年轻苦力:给你酒钱。
年轻苦力(对着观众独白,边说边喝酒):这清明时节,来往的船只就是多,在汴河码头卸了一上午的货,终于能在中午喝点小酒,好好饱餐一顿。
(连续喝了几杯,发现酒瓶已空)
年轻苦力:小二!再来壶酒!再给我上点下酒菜!
店小二:好嘞!
——未完——
完整剧本请通过公众号【中文台词网】联系获取。